•  手機版 | 登陸 | 注冊 | 留言 | 設首頁 | 加收藏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飼養管理 > 養禽管理 > 文章

    實用的養雞日常管理

    時間:2019-12-27    點擊: 次    來源:陽光畜牧網    作者:佚名 - 小 + 大

    養雞日常管理包括九項內容:相對穩定的溫度,適宜的濕度,通風換氣,定時定量給料,適當的光照,不間斷飲水,衛生防疫與用藥,觀察雞群,飼養記錄。這些細節工作的好壞直接影響飼養成績。

    其中前七項硬件工作就是為雞群提供一個最優越的生長環境,讓其吃好、喝好、休息好、不生病,達到這個目的的前提條件就是努力減少各種應激給雞帶來的不良反應。也就是溫度不能忽高忽低,濕度不能太干或太濕,通風不能忽大忽小,等等。但在實際工作中因為這些內容是互相關聯的,僅僅滿足一項指標很容易,要同時滿足這些因素都符合標準是很難的。這就要根據不同季節、不同時期、雞舍性能等因素,分析那個是主要矛盾,那個是次要矛盾。要解決好這些矛盾就得充分認識它們的本質和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

    1、相對穩定的溫度:溫度是指冷熱的程度。成年雞的體溫是41℃左右,初生雛雞的體溫大約比成雞低3℃,直到十日齡以后接近成年雞。我們說的溫度高或低,都是指的相對高低,即:室內的溫度與當日齡的標準溫度相比較而言的。

    溫度對肉雞的影響及解決的方法:對于快速增長的肉雞,溫度太高、太低或溫度突變都會影響其生長速度,尤其現在更新換代后的肉雞,對溫度突變更為敏感。只有雞舍提供相對穩定的溫度,維持其自身必需的能量,肉雞才能快速健康的生長。育雛期由于雛雞體溫低,全身長得是絨毛,不能起保溫作用,很難適應外界溫度的變化,既怕冷、又怕熱,因而育雛溫度尤為重要。它直接影響雛雞的體溫調節、運動、采食、飲水、飼料轉化率。

    育雛前十天的溫度最好能保持標準溫度,晝夜溫差不要超過±1℃。如果溫度過低,會造成卵黃吸收不好,消化不良(過料),引起呼吸道疾病,增加胸腿??;溫度過高且濕度低時,會飲水過多,造成拉稀,采食量減少,生長緩漫。

    如果長期處在高溫下養殖,會造成抗寒能力差,抗病能力弱,易患呼吸道疾病。因此冬季養殖時,三周以后舍內的溫度最好不要高于標準溫度,也不要低于標準溫度5℃。溫度太低時,飼料轉換率會降低。在飼養中期(18~35日齡),對溫度也很敏感,特別是換羽時期。這期間既要保持室內的溫度又要保證有足夠的通風量,所以很可能因為把握不好通風量大小,造成溫差過大,引起拉稀或呼吸道疾病。這是整個養雞過程最難把握的一個環節,一定要根據季節、天氣、地理位置、雞舍性能、輔助設施等情況,處理好溫度與通風之間的矛盾。

    在升溫的情況下通風,在通風時注意保溫,控制溫差不超過3℃。在飼養后期,尤其是出柵前的兩天,要根據季節情況,盡量保持室內的溫度和外界的溫度相對一致,即:外界環境溫度高,室內溫度略高,外界環境溫度低,室內溫度略低。這樣可以減少交雞途中應激造成的死亡損失??傊?,環境溫度、通風量以及濕度等控制著室內的溫度,溫度對雞的健康快速生長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溫度的突變會造成應激,引起多種疾病。溫度的高低決定著飼料的轉換率和抗病能力:即溫度高飼料轉換率高但抗病能力差;溫度低飼料轉化率低但抗病能力強。這就要根據實際情況把握好“度”,在不同的季節不同的時期選擇最佳的溫度,處理好溫度與料肉比之間的矛盾關系,讓雞快速健康的生長。影響溫度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天氣的變化,所以一定要隨時掌握天氣變化情況,要把一周的天氣情況通過天氣預報牢記在心。

    2、適宜的濕度:濕度是相對濕度的簡稱,它是指空氣中含水分的多少,不是指地面的潮濕程度。濕度不僅和溫度有關還和通風有關。

    當通風量一定時,地面有充足水分的情況下,溫度升高水分蒸發,空氣濕度會增高;地面沒有充足水分的情況下,溫度升高,空氣濕度會降低。溫度高不代表濕度就高,溫度低不代表濕度就低。比如:在夏季的早晨雖然溫度較低,但人們感覺空氣很潮濕。是由于夜間溫度降低時在地面上凝結成了小水珠,當太陽升起,溫度逐漸升高時,這些小水珠逐漸蒸發,使空氣濕度增加;但到中午溫度高時濕度反而會下降,是由于地面的水分不足的緣故。

    冬季育雛時提高雞舍濕度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提高濕度就必須升高溫度讓地面的水分蒸發,但水分蒸發又要吸收大量的熱能,舍內的溫度會降低。只有用很好的取暖設備耗費大量的能源才能既保證濕度又保證溫度。所以濕度和溫度是一對矛盾。在濕度無法達到理想濕度的情況下,可以適當降低一點溫度來做補償。在冬、春季育雛預溫時,人們為了節省燃煤,往往只注意溫度而不管濕度,把雞舍燒得干熱,這樣育出的小雞大多數會拉稀,而且死亡率高。原因就是溫度太高而濕度太低。在干燥的季節一定要注意濕度。

    濕度對肉雞的影響及解決的辦法:雖然雞對相對濕度的要求不像對溫度那樣嚴格,但是在濕度過高、過低的極端情況下,同樣會對雞的正常生長發育造成很大的危害,尤其是育雛期前三天,如果雞舍的相對濕度過低(達不到30%)時,由于孵化廠的相對濕度很高(75%),雛雞很難一下適應,常常出現往飲水器里鉆的“洗澡”現象。這是因為相對濕度過低,再加上育雛的溫度很高,雛雞皮膚的水分很快就被蒸干,且體內的水分隨呼吸大量散發,很快會缺水。

    上一篇:綠殼黑雞的養殖技術

    下一篇:雞舍低溫小通風的思路與操作

    網站地圖 | 服務條款 | 聯系方式 | 關于陽光
    冀公網安備 13050002001403號

    |

    建議使用1440*900分辨率瀏覽 
    冀ICP備14003538號  |   QQ:472413691  |  電話:0319—3163003  |  
    东京热色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