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08 點擊: 次 來源:中國農網 作者:劉偉林 - 小 + 大
2021年8月1日,黑龍江省甘南縣新生村來了縣里派的第一書記,他叫劉軍明。劉軍明駐村后,對全村6個自然屯340戶群眾進行了走訪,發現大多村民都有養羊經驗,但普遍缺少技術支撐,他產生一個想法:將這些養羊戶整合起來,形成規模養殖,引進先進養殖技術,“抱團”養羊,一定能增加收入。 駐村工作隊在各級部門的幫助下,爭取到省農科院的技術支持,并成立了全縣第一家養殖協會。協會成立之初,養殖戶參與度不高。劉軍明說:“只有村民看著你做了,賺了錢,才會參與進來”。在總結養殖經驗后,劉軍明將經營模式轉為股份制,為了讓養殖戶放心,他率先拿出來3.5萬元加入協會入了股,當起了羊倌兒。 村民宋海君是當地的養羊大戶,有350平方米的羊圈,看到了協會是真的為了會員們考慮,他加入養羊協會,并擔任了協會的秘書長,為附近村民提供帶養業務,與工作隊長一同當起了“羊倌兒”。 2022年7月13日,天氣突變下了大暴雨,水位越來越高, 羊棚被水泡了。宋海君馬上給駐村工作隊打電話,他大聲喊:快來幫忙啊,一會兒羊都淹死了。聽到這么緊急的情況,駐村工作隊卸下車上的東西,裝上羊籠,立刻出發。他們蹚著過膝深的糞水,和兩名屯長走進羊棚,因為羊不聽話,他們用肩扛、懷抱把40多只的羊羔裝到羊籠里安全轉移,又把一百多只大羊趕到安全地帶。 脫貧戶魏軍和脫貧戶姜林都有養殖經驗,但是怕風險不敢養,經過與工作隊反復論證,一家養了50只。經過協會一年多的扶持,魏軍和姜林每戶成功擴大規模到近200只羊?,F在都成了村內養殖能手。 村民們看到劉軍明書記是真為村民著想,而且帶頭干,逐漸消除了顧慮,紛紛入股,現在協會會員已經發展到了72戶,羊也達到了1萬多只。什么時候買羊羔、什么時候打疫苗、什么時候賣羊,都有協會全程跟蹤指導。工作隊又幫助村民成立了養殖合作社,現在全村的養殖模式越來越規范。 工作隊與省農科院的技術專家對接,又把肉鵝養殖產業引進了新生村,動員更多的村民參與進來,讓大家有事做,有錢賺。村里還規劃了鄉村旅游項目,以“冒煙泉”為中心,打造采摘、垂釣、農業觀光、農家樂等一系列的項目,增加集體收入,帶動村民就業。 |
上一篇:賀鵬:海歸“鴨保姆”的生意經
|
建議使用1440*900分辨率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