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機版 | 登陸 | 注冊 | 留言 | 設首頁 | 加收藏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視頻圖譜 > 牧醫圖譜 > 文章

    禽流感、腸道菌群和免疫之間的關系(圖)

    時間:2022-12-14    點擊: 次    來源:雞保姆    作者:佚名 - 小 + 大

    圖 1:(A) IAV 的病毒體結構和 (B) 基因組組織AIV 的分類、形態和組成

    AIV 屬于正粘病毒科,它們是單鏈八節負義 RNA ( -ssRNA ) 病毒,編碼至少十種病毒蛋白。該家族分為 A、B 和 C 型流感的三個主要屬和另外兩個未知屬,isisavirus和thogotovirus 。在其他流感病毒中,屬于甲型流感病毒屬的 AIV 傳播最為廣泛,其成員感染了禽類和哺乳動物物種。AIV 在形態上是可變的,這種可變性由基質蛋白 M1 控制。

    病毒是多形的,大致呈絲狀,長度為幾微米或球形,大小為 80 至 120 nm(圖 1)。任何形態形式的病毒粒子都被來自宿主細胞的脂質包膜包裹著,具有球狀刺突或膜蛋白突起(圖 1)。盡管基因組大小很小,但 AIV 已經進化出各種分子方法來表達來自單個基因片段的幾種病毒蛋白。

    AIV 的八個 RNA 片段應該編碼十種蛋白質(Kang 等人,2021 年)。

    甲型流感病毒根據其包膜蛋白、神經氨酸酶 ( NA ) 和血凝素( HA )進一步根據毒株或亞型進行分類。

    目前,已知 NA 和 HA 分別有 9 種 (N1-N9) 和 16 種 (H1-H16) 亞型 。HA 和 NA 都可以引發亞型特異性免疫反應,防止由相同亞型引起的感染,并部分防止由不同亞型引起的感染 。

    AIV的腸嗜性

    禽流感是一種世界范圍的人畜共患病,通常伴隨著家禽業的嚴重破壞以及流行病和大流行。眾所周知,低致病性禽流感(LPAI)的家禽腸嗜性高于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而高致病性禽流感(HPAI)與呼吸道上皮細胞的聯系更密切。然而,由 HPAI H5N1 引起的感染對遷徙的大天鵝的腸道微生物群或糞便細菌群落的影響導致了 GIT微生物群的破壞結構由乳酸桿菌和氣單胞菌等細菌屬的優勢修飾介導。糞便微生物組的這種組成和特征變化可能是由于腸道相關感染加劇疾病傳播的有害影響。

    此外,高致病性禽流感 2016 H5N8 病毒對野鴨腸道上皮細胞的附著程度與低致病性禽流感 H4N5 病毒相當。2016 年 H5N8 可能獲得了與低致病性禽流感 LPAI 病毒平行的腸嗜性,而不會失去鵝/廣東譜系的舊高致病性禽流感 HPAI 病毒的嗜肺性。

    2016 H5N8 的腸嗜性升高意味著該病毒在野生水禽宿主中存在較長時間(Caliendo 等人,2020 年)。

    此外,H9N2 是對公共健康的重大威脅,因為它可能在以前沒有馴化過的哺乳動物細胞中繁殖,并在人類中繁殖 HPAI 病毒被證明具有來自禽 H9N2 病毒的內源基因 。LPAI H9N2 亞型已達到人畜共患比例,導致火雞、雞、家鴨、鴕鳥和野雞感染。因此,為了提高禽類的生產力和健康,減少和控制 H9N2 爆發可以在減少哺乳動物接觸病毒方面具有關鍵優勢。

    上一篇:全球有機產品認證體系盤點(圖)

    下一篇:冬季雞傳染性鼻炎的防治(圖)

    網站地圖 | 服務條款 | 聯系方式 | 關于陽光
    冀公網安備 13050002001403號

    |

    建議使用1440*900分辨率瀏覽 
    冀ICP備14003538號  |   QQ:472413691  |  電話:0319—3163003  |  
    东京热色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