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2-14 點擊: 次 來源:陽光畜牧網 作者:佚名 - 小 + 大
雞傳染性鼻炎是由副雞嗜血桿菌引起雞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表現為眼、鼻腔、眶下竇發炎,臉部腫脹、流鼻涕和打噴嚏。本病發病率高,傳染迅速,常與慢性呼吸道病、大腸桿菌病混感。育成雞生長發育不良,產蛋雞產蛋率可下降10%-40%。 一、流行特點 本病以秋冬、春初時節多發。雞群密度過大、雞舍寒冷、潮濕、通風不良,維生素A缺乏,寄生蟲感染等,均可促使本病的發生和流行。 本病的傳播方式主要是接觸傳播,傳染源為帶病雞(包括未發病和發病雞),其中未發病的感染雞最易引發大群感染,被病雞污染后的飼料、水源和空氣乃至消化道排泄物均會造成疾病傳播。 通常30-69日齡的雞群為易感雞群,對3-5日齡的雛雞基本無感染的風險。 二、臨床癥狀 病雞感染初期癥狀為食欲不振、精神萎靡,鼻孔流出清液隨著發病日齡增加轉為漿液粘性分泌物,并伴隨打噴嚏癥狀。病雞面部、雞冠和眼瞼部位水腫。 產蛋雞產卵減少、產蛋量下降、蛋殼質量變差,畸形蛋增加;未開產母雞的開產日齡延遲。 若不及時治療,疾病蔓延至下呼吸道,導致病雞呼吸困難、常搖頭,欲將呼吸道內的粘液排出,有明顯啰音,咽喉部亦有分泌物的凝塊,最后常窒息而死。 三、防治措施 1.飼養管理。保持舍內的良好通風條件,增設取暖措施以此平衡保溫和通風的矛盾,避免雞舍溫度波動過大;保持雞群的合理飼養密度,不能過分擁擠。 2.提高生物安全意識。雞舍內保持良好的環境衛生,及時清理舍內的糞便和病雞的污染物;建立完善的消毒制度,對雞舍環境、養殖人員和進入養殖場的車輛以及物品做好消毒。 3.藥物預防。在雞傳染性鼻炎高發時期適當添加抗菌藥物進行預防,常用的有磺胺氯達嗪鈉(62.5%磺胺氯達嗪鈉+12.5%甲氧芐啶)500g/噸料,連用5-7天。注意休藥期及蛋雞產蛋期禁用。 4.治療方案。氯達欣(62.5%磺胺氯達嗪鈉+12.5%甲氧芐啶)100g+樂農安(50%酒石酸泰樂菌素可溶性粉)100g,兌水200kg,連用3-5天。 |
|
建議使用1440*900分辨率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