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1-19 點擊: 次 來源:豬業科學 作者:郭銳等 - 小 + 大
從非洲豬瘟疫情在我國暴發以來,給我國的養豬業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豬價也如同過山車一樣,從高位到低位再到現在的反彈,豬周期變更長了,不少中小型養殖戶由于抗風險能力差,大部分關停,截止到2020年農業農村部統計我國豬場規?;室呀涍_到57.1%。全國規?;i場經過近3年非洲豬瘟的洗禮,已經摸索出一套完善的防控體系,但隨著非洲豬瘟病毒變異株的出現,豬場長期嚴苛的生物安全措施、消耗大量人力、財力、物力的情況下,從業者也在不斷的更新養殖理念,本文總結了以下幾個關鍵點進行分析,供大家參考。 1、非洲豬瘟防控關鍵點 1.1 增強生物安全防控意識是關鍵 自2018年8月3日非洲豬瘟暴發到現在已經四年有余,規?;i場從業人員對于生物安全防控技術流程應該基本掌握,但為什么還是頻繁出現安全漏洞呢?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防控意識松懈導致執行力降低,圖一時方便危及豬場安全。人為因素主要表現有:采樣過程沒有防護措施,沒有做到全方位采樣,造成漏檢和散毒;人員物資消毒時間短,消毒液配比不達標,沒有起到消毒作用;豬場內部沒有進行分區管理,以為都是安全區,不消毒違規竄區導致非洲豬瘟、豬藍耳病、腹瀉大面積傳染;轉豬賣豬過程中,沒有嚴格執行臟區和凈區管理,圖工作方便隨意擴區操作;還有泡澡消毒、洗消程序過于復雜難以執行等盲目過度的生物安全措施。 因此我們要全面梳理、復盤生產環節中的生物安全流程,制定合理操作標準,量化監督、考評制度。 對硬件設施進行改造,生物安全設施設備的范圍很廣,從消毒器械到豬舍結構布局,所有跟豬流、人流、物流、車流相關的操作流程都會涉及到生物安全硬件問題。非洲豬瘟疫情暴發前,大部分豬場的生活區和生產區沒有有效隔離,出豬臺和生產區也沒有徹底分離,這些漏洞都是非洲豬瘟病毒侵入豬場的風險點。以豬場的建設規劃為基礎,合理規劃不同級別的生物安全區域,只允許相應的人員進行工作和活動,既要制度規范也要做到物理隔離,做到想違規都難。 1.2 提高豬群整體免疫力是關鍵 控制霉菌毒素是目前提高豬免疫機能的重要措施。過度攝入霉菌毒素減少胸腺的分泌和外周T細胞的數量,影響抗體的產生,降低機體的主動和被動免疫,降低對疾病的抵抗能力。尤其是南方梅雨期注意飼料的儲存,防止滋生霉菌毒素,其中黃曲霉毒素更是畜牧行業中危害非常嚴重的一種毒素,黃曲霉毒素可以造成人和動物的急性的肝毒性和肝癌,是一種強免疫抑制劑。自配料應根據豬的采食需求現配現用,避免配好料后長時間存放。飼料加工時適當添加脫霉劑,防止飼料霉變。購進商品飼料時,以15 d內吃完為宜。飼槽的剩料應及時清理干凈,避免飼料長時間堆積出現變質,影響豬群食欲。 1.3 選擇準確可靠的檢測方法是關鍵 準確的檢測結果是豬場生命線,目前國內非洲豬瘟試劑盒生產廠家較多,質量參差不齊。許秀瓊選擇當前市場上6個廠家的商品化試劑盒,檢測不同類型樣品,結合統計學方法對試劑盒的特異性、敏感性和重復性等性能指標進行比對分析,結果說明不同試劑盒檢測低濃度樣品時穩定性較差,靈敏度偏低,會出現假陰性情況,因此選擇哪個廠家的試劑盒最好自己實驗室進行比較,同時確定2種以上檢測試劑盒,當出現陽性樣品的時候進行對比確認。在非洲豬瘟檢測過程中注重細節:一是混樣檢測的時候,導致檢測不出、漏檢等問題。二是樣品的采集和處理不當也會造成漏檢,特別是唾液、糞便,因為樣本采集的場所環境問題,影響對核酸的提取,就可能造成漏檢,或者檢出時間滯后,錯過了最佳的防控時機。三是檢測的環境問題。核酸檢測應在專設的專業實驗室進行,防止環境核酸污染而造成假陽性。但目前有一些豬場檢測條件還不能有效避免核酸的污染,結果就造成一些假陽性問題。 |
下一篇:規?;i場非洲豬瘟主要傳播方式
|
建議使用1440*900分辨率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