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2-06 點擊: 次 來源:陽光畜牧網 作者:佚名 - 小 + 大
適宜的溫度是育雛成功和蛋雞高產穩產的關鍵,適宜的溫度有時比用藥還重要。溫差變化過大和長時間的溫度不適是造成雞群發病和死亡的主因,也是雞群生長緩慢和飼料轉化率低的主因。 目前處于冬春季,外界正處在低溫低濕,大風極寒天氣。如果養殖戶雞舍密閉性較差,冷空氣侵入舍內極易造成雞群冷應激,特別是育雛、育成階段因雛雞自身調節溫度差,對外界溫度變化又敏感,給雛雞提供一個適宜、穩定、均勻的環境對降死淘、增體重都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什么是冷應激? 冷應激通常是指雞群對溫度突然下降的環境刺激或是長期處于低溫環境下所產生的一系列生理或病理反應。 一、冷應激對雞群有哪些危害: 1、育雛階段冷應激會導致雛雞靠近熱源、相互擁擠扎堆,活動空間減小,采食和飲水降低、進而增加死淘率;同時冷應激會使卵黃在腹腔內存留時間延長誘發臍炎,卵黃里儲存種雞的母源抗體,卵黃吸收不良不僅會導致雛雞出現腹腫、腹脹等病理變化,最重要的是雛雞不能獲取良好的母源抗體。 2、雛雞生長速度快,新陳代謝快,在低溫環境中,雞群維持體溫的能量需要增加,導致飼料消耗增大、飼料利用率降低、雞只成本增加,同時更多的能量用于保持體溫可能導致增重不理想,均勻度下降。 3、冬春季外界多極寒大風天氣,且濕度低,增加了通風與舍內保溫的難度,通風量大,雞群受涼出現蔫雞、流鼻汁,通風量較小舍內空氣質量不佳,易誘發呼吸道類疾病,癥狀輕者:眼瞼變形、眼結膜潮紅、眼角有泡沫等,中度癥狀:呼嚕、明顯的呼吸啰音、流鼻汁,嚴重癥狀:剖解氣囊炎、氣管干酪物、肺炎、等臨床癥狀。 總之雛雞遭受低溫會削弱其免疫系統和消化系統,遭受冷應激的雛雞生長速度會下降,疾病易感性同步增加,冷應激雞只會出現較高的腹水率等。 二、如何判定雞群環境是否適宜 1、 溫度的感官判斷 檢查雛雞的腳、頸部或臉頰的溫度 雛雞放置4-6小時后進行檢查,如果腳是冷的,小雞的體溫肯定也不怎么合適。 2、 溫度的科學判斷 直腸溫度是給溫正確是否的有效標志,它主要取決于環境溫度、相對濕度和舍內風速,測量雞的體溫有助于判定溫度的合適程度。 據相關數據記錄0日齡雛雞的體溫大約為39°C,4日齡前40-40.6℃之間,5日齡后體溫才升至40.6-41.1°C與成年雞只一樣。雛雞的直腸溫度過高和過低對雛雞的生長都不利。 3、檢查雞群表現 冷:雛雞吱吱怪叫并擠作一團 熱:快速喘氣、無聲 舒適:自由采食、飲水或休息 4、關注雞的體感溫度 研究表明雛雞大約在14日齡時自我調節體溫的能力才會完善,此前在14日齡前如果體感溫度偏離適宜溫度±1℃,雛雞很容易受到應激。 5、關注溫度探頭(溫度計)精確度和懸掛位置生產中要準確矯正你的溫度表,正確懸掛溫度計,溫度計紅球高度應與雞背高度持平或距籠底5㎝處。保證顯示的溫度準確有效。 雞群適宜的溫度,除跟雞舍的溫度有關以外,還與雞舍內的濕度、風速、光照、采食狀況等有重要的關系。雞舍同樣的溫度情況下,濕度增加雞只會感覺更暖和,增加雞舍內風速雞只會感覺更冷,關燈時雞只會感覺更涼,采食時雞只會感覺暖和,而饑餓時則會感覺更寒冷。因此了解雞群生理需求,滿足需求,才能把雞養的更好。 |
上一篇:造成雞群出現挑食的四個原因
下一篇:如何更好的降低蛋雞料蛋比?
|
建議使用1440*900分辨率瀏覽